为深化东盟学院教师对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传播策略的理论认知与实践理解,10月28日下午,主题为“周边传播视域下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专题讲座在行政楼123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马广军博士主讲,东盟学院全体教职工参会。
讲座伊始,马广军博士围绕“时代呼唤:背景与问题”引入本次讲座内容。他指出,当前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已确立“以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方针,同时,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与“一带一路”倡议叠加,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在探讨“中国与东盟周边传播的可行性”时,马广军博士系统介绍了“双轮多层建构”模型。“双轮”即情感—文化共同体和利益—发展共同体,二者互为燃料,螺旋上升。“多层”则包括政府、媒体、企业、民间四个层面:政府设定官方叙事基调,媒体疏通传播渠道,企业落地实践故事,民间培育民心相通土壤。他还从战略叙事、跨文化适应、平台社会、受众中心四个视角,介绍了动态追踪认同变化的方法,并介绍历史温情、现实发展、未来机遇的内容矩阵,以及“借嘴说话”、“共享概念”的话语革新路径。
讲座最后,马广军博士总结指出,对东盟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超越传统宣传思维,立足于“双轮驱动—多层建构”的理论模型,关键在于实现从“信息传递”到“信任构建”再到“命运交融”的升华。此次讲座内容翔实、视野前瞻,为东盟学院教师开展相关领域研究、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夯实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思路。(图/梁人中、文/罗双巧 一审一校:陶婕 二审二校:赵春燕 三审三校:吴洁)

吴洁院长向与会老师介绍马广军博士

学术讲座现场

马广军博士通过线上会议平台开展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