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学院成功举办 “中国民族政策术语翻译——作为政治实践的翻译” 学术讲座

时间:2025-10-31作者: 点击:


2025年10月28日下午,东盟学院在行政楼123成功举办了2025年度系列学术活动第六期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刘雪芹教授担任主讲,以“中国民族政策术语翻译——作为政治实践的翻译”为主题,为全院教职工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视角独到的学术报告。讲座由东盟学院院长吴洁教授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

讲座伊始,吴洁院长向与会教师详细介绍了刘雪芹教授。刘雪芹,教授、博士、译审、博士生导师,现任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要社会兼职为广西翻译协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具有扎实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学术经验。

讲座中,刘雪芹教授从海外新闻对中国西藏地区相关报道中的用词切入,展示出由于海外新闻中用词色彩不当导致国内政治情况被恶意曲解的现状。刘教授指出,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提高中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词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需要国内外语研究者、工作者提升思政素养,加强警惕,在工作中使用恰当的译语,将中国故事如实、客观、广泛地向海外传播。

接着,刘雪芹教授通过分析“民族”、“西藏”、“西域都护府”等词汇的旧译和新译,为与会教职工生动地展示了新旧译语所隐含的地理意义及政治意义的区别,并分章节讨论了译语的专业性、精准性、逻辑性对翻译效果的影响。同时,刘教授针对当今网络时代借助机器翻译的工作现状,提到了机器翻译的有限性会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制度概念术语产生误译,呼吁翻译者们贯彻终身学习的信念和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在术语翻译过程中对核心层术语采用强制标准、政治等效策略,对中间层术语采用功能对等、语境补全策略,对外圈层术语采用灵活处理,文化适配策略,为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雪芹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别树一帜,为东盟学院的老师们深入了解翻译中的政治要素提供了崭新角度和实例支撑。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老师们对翻译的理解,还为学院在相关领域的教学方针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对推动东盟学院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图/文 梁人中 一审一校:陶婕 二审二校:赵春燕 三审三校:吴洁

4667F

吴洁院长向与会老师介绍刘雪芹教授

3D797

刘雪芹教授开展讲座

379AA

刘雪芹教授总结翻译经验


关闭

桂ICP备11008250号 版权所有©地址:广西南宁市龙亭路8号南宁学院东盟学院 邮编:530200 电话:0771-5300404
技术支持:南宁学院网络信息中心